MATLAB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**工具之一,智能算法在工程实际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。MATLAB智能算法超级学习手册基于MATLABR2013a软件,全面地介绍和举例验证智能算法的有效性,智能算法种类较多,MATLAB智能算法超级学习手册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尔科夫链模型、层次分析法、粒子群算法、遗传算法、蚁群算法、鱼群算法、PID控制算法、神经网络算法等。
1、pid控制原理详解及实例说明
PID的增量型公式:PIDUk KP*【E(k)E(k1)】 KI*E(k) KD*【E(k)2E(k1) E(k2)】PID算法具体分两种:一种是位置式的,一种是增量式的。位置式PID的输出与过去的所有状态有关,计算时要对e(每一次的控制误差)进行累加,这个计算量非常大,而明显没有必要。而且小车的PID控制器的输出并不是绝对数值,而是一个△,代表增多少,减多少。
所以明白增量式PID就行了。PID控制原理:本系统通过摆杆(辊)反馈的位置信号实现同步控制。收线控制采用实时计算的实际卷径值,通过卷径的变化修正PID前馈量,可以使整个系统准确、稳定运行。PID系统特点:1、主驱动电机速度可以通过电位器来控制,把S350设置为SVC开环矢量控制,将模拟输出端子FM设定为运行频率,从而给定收卷用变频器的主速度。
2、几种常用温控算法的比较与总结
最近在做一个有关大气VOCs实时监测的项目,由于该项目要求控温精度在0.1度之内,所以就研究了一下有关温控的算法,我们知道对于一些大惯性的系统,比如加热炉、智能小车中都会用到PID(比例、积分和微分)算法,而PID算法分为二值式、位置式、增量式和分段式,当然也有模糊式等。现根据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将其总结如下:(1)二值式二值式温控算法只存在两个状态,不是开,就是关。
(2)位置式位置式PID算法由于计算量比较大,降低了单片机的运行速度,需要单片机比较大的内存,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用的比较少,除非有特除要求的场合。(3)增量式增量式PID算法相比二值式控温精度比较高,相比位置式计算量减少了许多,提高了单片机的运行速度,也增大了单片机的选择余地(内存要求降低)。为了提高温控的速度,减少温控所需要的时间,所以该增加式PID算法常与BangBang算法、大林算法相结合使用。
3、飞思卡尔智能车一部分问题(1.pid
1.这要看你的编码器的齿数了。2.你没必要找出这关系,这个应该以实际反馈回来的值为准。比如你有一个理想速度,编码器实测为54,那么你就可以把PID的恒定值设置成54.3.正确,PID就是可以保证速度变化不大。如果不用PID,而是开环跑,速度过慢的时候就可能在大弯道停下来,4.一起处理吧,因为你的AD转换周期足够快,误差可以忽略不计。